西藏.阿里Q行旅 DAY04-7
2016/06/06 藏族糌粑水力磨舫
離開白居寺前往日喀則的路上
來到了一家民宅
糊裡糊塗地跟著下車
原本以為大夥又要下車野放
下車動作稍微慢了些
大夥全消失
我在四周走來走去隨便拍照
突然看到了一個小門
探頭一看
原來大家都擠擠擠擠擠在裡面
裡面小小小間的長條狀屋子悶到爆
藏式水磨舫是一座低矮又狹小的石房
裡面沒有大窗戶僅能透藉由門透光線
水磨坊就是人們必須從河道挖出一條較高於河道的水渠
並在水渠上設置木頭製的閘板
一但將閘板抽出
溪水會沿著水渠留下
然後迅速地沖向磨坊下面
有力地推動木槳輪子
帶動磨坊的轉盤轉動
首先聞到濃郁的青稞香
然後全部都是白灰粉塵
整個衣服外套都是粉
隨手按了幾張照片
鼻子就開始不舒服了
都一直吸到粉塵
參觀過程前後不到5分鐘
其實也沒有甚麼參觀的路線
因為走進去以後
我的腳一直都站在原位沒有移動
直到解說完畢走出來外面
原本領隊要分二梯次介紹
但好像大家都擠進去了
所以也搞不清楚到底有幾人進去
第二梯次就沒人
第一梯次就很擠
還要收錢(門票)
這個景點的重點
應該是放在買糌粑吧
外面有放試吃品讓大家試吃
告訴大家我們有買 有買 有買一包
在台灣我一直落實在地消費
去到西藏我也一樣
在地消費10元人頭紙 / 1包綜和糌粑
參觀藏族的糌粑水力磨舫
也是讓我們了解這種產物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
三餐少不了它
糌粑藏語的譯音就是 炒麵
實際上就是青稞炒麵
糌粑的製作方法是
將青稞(屬大麥類,有白色、紫黑色二種)
及碗豆曬乾炒熟、磨細、不過篩不除皮
吃糌粑時,碗裡放上一些酥油,
沖入茶水加點糌粑面
再用手攪拌
然後轉動着碗
並用手指緊貼碗邊把炒面壓人茶水中
之後再用手捏成團
就可以吃
糌粑跟小麥比較
糌粑營養豐富又攜帶方便
以前出門只要懷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
再解決一點茶水就行了
用不著生火做飯
把糌粑倒進一個叫唐古的皮口袋裡
再加入酥油茶
一手抓住袋子的口
一手隔袋抓捏
不需噴煮糌粑便可入口了